每一日,你都在重复昨日的自己。

2019-03-12

2525
收藏

从起床那一刻起,你就自动进入了昨日的“日程设置”:洗脸、早餐、背包、出门……先后顺序、动作习惯都与昨日一模一样。如果你开车,你会发现,在某个拐弯处,你拐弯的地方、弧度都与昨日别无二致。一个个被重复了的昨日,形成了你今日的生活状态。一个个被明日重复了的今日,造就了你明日的生活状态。

如果把人生拉远了看,你每日的生活模式,就是你命运的一个横切面。

一、“我抄袭了我自己”

女儿在翻自己五年前收藏的一些文章,发现仍然很喜欢那些文字。让她感叹的是,五年前她只是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小不点儿,那时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标准竟然和现在差不多。

“真正的道路在一根绳索上,它不是绷紧在高处,而是贴近地面。与其说是供人行走的,不如说是用来绊人的。”我被卡夫卡的这段话打动,摘抄了下来。有一天,偶然翻看我的记录本,发现十几年前读大学时,我也摘抄过这段话,可是完全忘记了。十几年前打动我的东西,十几年后依然打动我。

这一块又一块的墓碑/虽然没有人听见/也没有人看见/每一块都在温柔地呜咽着/记住我,记住我。”欧文·亚隆在小说《当尼采哭泣》中,一闪念间为尼采写下了这些句子。当时,他很高兴自己的第一首诗能有机会随书一起出版。一年之后,他在文档柜后面发现了一个大信封,信封装着他青少年时期写的诗。其中,在一首诗里,他居然找到了他为尼采写下的一模一样的句子。他说,“我抄袭了我自己。”

这三个例子说明,我们每个人都在“抄袭自己”,甚至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,甚至长达数十年之久。在我们的内心深处,在最隐蔽的人格结构里,有些东西是经久不变的。

二、强迫性重复

我们为什么不停地重复自己,或者说我们为什么难以改变?这其中的一个心理动力是:强迫性重复(Repetition Compulsion)。

弗洛伊德在1920年发表的论文《超越快乐原则》中提出了“强迫性重复“这个概念。他在对孩子的观察中发现,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的事之后,会不自觉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情境,去体验同样的情感。

强迫性重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学现象,却很少被当事人意识到。比如,一个女人的父亲是一个酒鬼,喝醉酒之后经常打她和她的妈妈。她发誓自己找伴侣时一定不找酒鬼,没想到她第一任老公是个酒鬼,第二任老公还是个酒鬼,第三任老公不是酒鬼却是一个药物成瘾者。这种现象也被路易丝·海称之为“模式上瘾”,也就是当事人一再重复童年时期的创伤或创伤发生时的情境。如果一直没有深入觉察,这种盲目的轮回就成为他们的宿命。武志红曾写过一篇文章,题目就是《命运=心理的强迫性重复》。

不只心理模式会强迫性重复,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强迫性重复。你的早餐类型、吃饭速度、行走姿态、娱乐方式都会一再重复,从而让你成为“你”,而不是“他”。在这种重复中,人们不仅成为不同的人,还有着不同的命运:有人身体健康,有人恶疾缠身;有人富裕圆满,有人贫困终生;有人成就丰硕,有人一事无成……

“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,他就必须成为什么,他一定要忠实于自己的本性。”这是人本心理学大师马斯洛的一句话,我认为这也是强迫性重复的另一种表述。我们可以设想,如果有一个日常生活量表,可以测量出一个人每一天用在读书、思考、健身、玩乐、网游等各种事情上的时间、程度,那么一定可以很好的预测他五年之后会成为什么。

三、打破强迫性重复的循环

去年春节期间,我在健身中心办了一张20次的健身卡,一季度用不完就作废。刚办出来时,兴致勃勃地去过几次,看到那些健康的人以及他们健康的生活方式,决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。随后,我发现按时去健身中心越来越困难,似乎每一次都有推脱的理由。结果,三个月过去了,我的卡用了不到一半。

当一种行为不在我们的生活模式之中时,要强行把它整合进来,需要花费极大的心理能量。只要我们一松懈,马上就陷入“坚持-受挫-放弃”的循环模式。而对于那些早已在我们生活模式之中的行为,只凭着强迫性重复就把它坚持得很好。比如,读书是我生活甚至生命的一部分,每晚的阅读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。但对另一个人来说,也许健身是他的享受,读书却是他的“刑罚”。

在生活中,不健身、不读书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。可是在亲密关系中,恶劣模式的强迫性重复却让人每天都生活在炼狱之中。我认识一对夫妻,整天激烈吵架甚至动手,但两人依然坚持生活在一起,每一天都痛苦不堪。心理学上有个词叫“敌对共生”,说的就是这种情况。但打破两人相处模式的强迫性重复,却无比艰难。因为,改变的动机有多强,阻抗就有多强。一方面是因为改变不仅要投入极大的心理能量,还得直面极大的痛苦;另一方面,一个人改变另一个人会无意识地加以阻挠。因为两个人共生在一起,如果伴侣变了,他与她共生的那部分必然要变,甚至死亡。而对于改变或部分死亡,每个人都充满恐惧。

在《爱是一种选择》中,就讲到这种现象:酒瘾者如果戒酒,伴侣会无意识地加以阻挠,尽管她对嗜酒行为痛恨不已。因为,如果伴侣没有酒瘾了,对她的依赖就减少了,她道德优越感就降低了,这些都威胁到她的价值感和存在感。

网络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——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。这就需要我们把更多美好的事情整合进自己的生活模式。尽管如此做很辛苦,也很痛苦,但每整合进一种美好,你就改变了一点自己的命运。


热门资讯

MORE+

13328652907

多谢支持